蔡雅芳
今日,第三十一個教師節,我很懷念我的幾位小學老師。
離開小學已經十多年,我的可愛可敬的小學老師們形象,卻深深的印在心頭,永遠也消磨不了。
袁老師,我的啟蒙老師。我最初認識的幾個漢字都是他教會的。他的愛好是養生,經常和同辦公室的其他老師討論怎么食療、保養。當蜂蜜五塊錢還可以買一大瓶的年代,他已經開始每天堅持飲用了。他還告訴學生們,洗頭不能天天洗,最好兩至三天清洗一次。他的理念甚至在現在看來都沒有過時。
楊老師,小學的體育老師,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。在“減負”口號大規模在學校間推廣,但體育課還是頻頻被語數外強勢占用的年代。楊老師經常與校長談判,盡可能的爭取更多的學生運動時間。他在與其他老師討論國家時事等問題時,總是表現的很激進。當時的我還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來形容他,在現在看來,用“憤青”一詞來形容當時的他似乎最為合適。
周老師,擔任我小學三年的語文老師。在我小學畢業的時候,她也退休了。她就像是我們的奶奶,從學習到生活都會關心班里的每一位學生。后來畢業后,我還去看望過她。現在每每經過周老師家的那個弄堂口,我總會駐足抬眼那棵其實并不高大的樹,但在我兒時的記憶中,它很高大,很茂盛——樹下,是周老師的家。如今,弄堂被拆了,樹也不見了,和周遭一起變成了一片空曠了多年的工地……聽說,周老師退休后沒幾年,就搬進了兒子給她造的新房子,周圍鄰居都說周老師是去享清福了。
吳老師,我小學六年的數學老師。他留著兩撇胡子,給人很嚴肅的錯覺,其實他為人很和善。他的口頭禪是“學好物理化,走遍全天下”。數學乃理科之本,只有打好數學基礎,才能學好理科,因此在教學方面,他會對學生很嚴苛,對他反感的也不在少數,有的學生甚至給他起綽號“吳胡子”。
十多年過去了,母校已今非昔比,往日舊貌蕩然無存。如今踏進校門,再也找不到可依附的精神寄托。只有那些可敬可愛的老師們才是我對母校記憶實實在在的載體。
真的,我很懷念你們,我的小學老師們。